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协调发展的,以传承华夏历史文明为宗旨,具有扎实的汉语言文化知识、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技能、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能够在国内外各类学校从事汉语教学工作及其他教育工作的教育人才,能够在各职能部门、外贸机构、新闻出版单位及企事业单位从事与语言文化交流相关工作的应用型人才,能够从事汉语国际教育及相关专业学术研究的学术后备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
(一)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
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拥护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法规,包括外事政策; 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乐于奉献、为人师表的高尚品质,具有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和人际交往及组织管理能力;实事求是、勤奋创新的科学精神,良好的人文素养和高雅的审美情趣。
(二)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1、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
理解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在哲学及方法论、经济学、法律等方面具有必要的知识,了解社会发展规律和21世纪发展趋势,对文学、艺术、伦理、历史、社会学及公共关系学等若干方面进行一定的学习。
具备听、说、读、写、译等良好全面的英语语言能力,毕业生应达到大学英语六级水平。
2、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了解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其他主要方面和应用前景,掌握运用计算机的基本技能,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科学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3、专业知识和能力
系统深入地掌握语言学、汉语言文学、英语与世界文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良好的母语语言文化运用和沟通(包括口语和写作)能力、较强的文本分析和理论批评能力、一定的汉语言文学研究、中外语言文化对比研究能力;较为系统地掌握英语言文学知识和技能,具备较好的涉外商务沟通、文化传播、新闻编辑等专项技能;了解本学科领域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具有较宽广的文化视野;具有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及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具有现代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理论、原则和方法,熟悉教育法规,熟悉国家有关汉语文字及其传播的方针、政策和法规,能够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具备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专业技能,书写规范美观的三笔字,使用标准的普通话,具有从事汉语教育研究、教学改革的初步能力。
(三)身心素质
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具有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
三、学制、学位
学制:四年。修业年限:三至六年。
学位:文学学士
四、学分要求
本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应修满167学分。其中:
1、通识必修课37学分,通识选修课3.5学分。
2、学科基础课19学分,专业核心课36学分。
3、在个性拓展课程模块中,学术后备人才44.5学分(含跨学科6学分),其它人才40.5学分(含跨学科6学分)。
4、在集中实践模块中,学术后备人才17学分,其它人才21学分。
5、在综合实践模块中,均需修满10学分。
五、学程时间安排
按人才培养分类安排,具体如下:
(一)学术后备人才
标准全学程共193周。其中课堂讲授122周,军训、入学教育2周,教育实习、毕业论文一体化14周,复习考核7周,寒暑假48周,第一、二、三学年暑假安排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实践。
表1-1 学术后备人才学程时间安排表
学年
学期
项目
|
第一学年
|
第二学年
|
第三学年
|
第四学年
|
合计
|
上学期
|
下学期
|
上学期
|
下学期
|
上学期
|
下学期
|
上学期
|
下学期
|
17周
|
19周
|
19周
|
19周
|
19周
|
19周
|
19周
|
14周
|
课堂教学
|
14
|
18
|
18
|
18
|
18
|
18
|
18
|
|
122
|
考 核
|
1
|
1
|
1
|
1
|
1
|
1
|
1
|
|
7
|
集中实践模块
|
军训、入学教育
|
2
|
|
|
|
|
|
|
|
2
|
教育见习
|
|
(1)
|
|
|
|
|
|
|
不计
|
专业见习
|
|
|
(2)
|
|
|
|
|
|
不计
|
学年论文(一)
|
|
|
|
(18)
|
|
|
|
|
不计
|
学年论文(二)
|
|
|
|
|
|
(18)
|
|
|
不计
|
教育实习
|
|
|
|
|
|
|
|
14
|
14
|
毕业论文
|
|
|
|
|
|
|
|
寒、暑假
|
14周
|
14周
|
14周
|
6
|
|
48
|
说明:1、教育见习在教学周内安排。2、专业见习在选修课结束后的2周内进行。3、学年论文分别在第四、第六学期初安排。学生在1-16周利用业余时间写作,第17-18周组织指导教师审阅。
|
(二)其他人才
标准全学程共193周。其中课堂讲授104周,军训、入学教育2周,教育实习、毕业论文一体化33周,复习考核6周,寒暑假48周,第一、二、三学年暑假安排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实践。
表1-2 其他类型人才学程时间安排表
学年
学期
项目
|
第一学年
|
第二学年
|
第三学年
|
第四学年
|
合计
|
上学期
|
下学期
|
上学期
|
下学期
|
上学期
|
下学期
|
上学期
|
下学期
|
17周
|
19周
|
19周
|
19周
|
19周
|
19周
|
19周
|
14周
|
课堂教学
|
14
|
18
|
18
|
18
|
18
|
18
|
|
|
104
|
考 核
|
1
|
1
|
1
|
1
|
1
|
1
|
|
|
6
|
集中实践模块
|
军训、入学教育
|
2
|
|
|
|
|
|
|
|
2
|
教育见习
|
|
(1)
|
|
|
|
|
|
|
不计
|
专业见习
|
|
|
(2)
|
|
|
|
|
|
不计
|
学年论文(一)
|
|
|
|
(18)
|
|
|
|
|
不计
|
学年论文(二)
|
|
|
|
|
|
(18)
|
|
|
不计
|
教育实习
|
|
|
|
|
|
|
33
|
33
|
毕业论文
|
|
|
|
|
|
|
寒、暑假
|
14周
|
14周
|
14周
|
6
|
|
48
|
说明:1、教育见习在教学周内安排。2、专业见习在选修课结束后的2周内进行。3、学年论文分别在第四、第六学期初安排。学生在1-16周利用业余时间写作,第17-18周组织指导教师审阅。
|
六、课程体系结构及学分学时比例
课程体系由“三大教育平台九大课程模块”构成。“三大教育平台”包括通识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实践教育平台。“九大课程模块”包括通识教育必修课程模块、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模块、学科基础课程模块、专业核心课程模块、个性拓展课程模块、实验课程模块、课程实践模块、集中实践模块和综合实践模块。
表2 课程体系结构及学分学时比例
平台类别
|
课程模块
|
课程类别
|
学分及比例
|
学时及比例
|
学分
|
各模块学分占总学分比例(%)
|
小计
|
各平台学分
占总学分比例(%)
|
学时
|
各模块学时占总学时比例(%)
|
小计
|
各平台学时占总学时比例(%)
|
通识教育
平台
|
通识教育必修课程模块
|
必修
|
37
|
22.15
|
40.5
|
24.25
|
634
|
29.53
|
634
|
29.53
|
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模块
|
选修
|
3.5
|
2.1
|
0
|
0
|
专业教育
平台
|
学科基础
课程模块
|
必修
|
55
|
32.93
|
95.5
/99.5
|
57.19
/59.58
|
946
|
44.06
|
1513
/1569
|
70.47
/73.08
|
专业核心
课程模块
|
个性拓展
课程模块
|
选修
|
40.5
/44.5
|
24.25
/26.65
|
567
/623
|
26.41
/29.02
|
实践教育
平台
|
实验课程
模块
|
必修
|
(13.5)
|
(8.08)
|
31
/27
|
18.56
/16.17
|
不计学时
|
课程实践
模块
|
必修
|
集中实践
模块
|
必修
|
21/17
|
12.58
/10.18
|
综合实践
模块
|
必修
|
10
|
5.99
|
合计
|
167
|
100
|
167
|
100
|
2147
|
100
|
说明
|
1.实验课程模块、课程实践学分学时包含在通识教育平台和专业教育平台中,在总学时学分中不重复计算;
2.本专业学生必修课学分占总学分73.65%/71.26%,选修课学分占总学分26.35%/28.74%;理论课学分占总学分73.35%/75.75%,实践课学分占总学分26.65%/24.25%。
3、斜杠后为学术后备人才数据。
|
七、课程教学学时、学分分布
(一)通识教育平台
通识教育平台包括通识教育必修课程模块和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模块两个模块,共40.5学分。
通识教育必修课程模块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大学英语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大学体育课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艺术素养教育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学生国防教育课程等。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模块分为四个系列:人文社会科学系列、自然科学技术系列、教师教育系列、健康艺术体育系列。通识教育必修课程总共37学分,每位学生必须学习;在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模块中,学生可以选修网络课程也可选修学校开设的双休日选修课程,但选修学分至少3.5学分。
表3 通识教育平台课程模块
课程
模块
|
课
程
代
码
|
课
程
名
称
|
总
学
时
数
|
总
学
分
数
|
总学时分配
|
学期、周学时安排
|
考
核
方
式
|
课
堂
|
课程
|
第一
学年
|
第二
学年
|
第三
学年
|
第四
学年
|
|
讲授
|
实验
|
实践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
通识教育必修课程模块
|
S204111001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54
|
3
|
28
|
|
26
|
2
|
|
|
|
|
|
|
|
2
|
S204111002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36
|
2
|
20
|
|
16
|
|
2
|
|
|
|
|
|
|
2
|
S204111003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54
|
3
|
28
|
|
26
|
|
|
2
|
|
|
|
|
|
1
|
S204111004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一)
|
54
|
3
|
28
|
|
26
|
|
|
|
|
2
|
|
|
|
1
|
S204111005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二)
|
54
|
3
|
28
|
|
26
|
|
|
|
|
|
2
|
|
|
2
|
S204111006
|
形势与政策
|
32
|
2
|
32
|
|
|
见注
|
2
|
S084111001
|
大学英语(一)
|
56
|
3.5
|
48
|
|
8
|
4
|
|
|
|
|
|
|
|
2
|
S084111002
|
大学英语(二)
|
72
|
4
|
64
|
|
8
|
|
4
|
|
|
|
|
|
|
2
|
S084111003
|
大学英语(三)
|
72
|
4
|
64
|
|
8
|
|
|
4
|
|
|
|
|
|
1
|
S194111001
|
大学计算机基础
|
72
|
4
|
36
|
18
|
18
|
|
4
|
|
|
|
|
|
|
1
|
S124111001
|
大学体育(一)
|
28
|
1.5
|
28
|
|
|
2
|
|
|
|
|
|
|
|
2
|
S124111002
|
大学体育(二)
|
36
|
2
|
36
|
|
|
|
2
|
|
|
|
|
|
|
1
|
S124111003
|
大学体育(三)
|
36
|
2
|
36
|
|
|
|
|
2
|
|
|
|
|
|
2
|
S124111004
|
大学体育(四)
|
36
|
2
|
36
|
|
|
|
|
|
2
|
|
|
|
|
1
|
S294111001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
26
|
1.5
|
26
|
|
|
2
|
|
|
|
|
|
|
|
2
|
S214111001
|
艺术素养教育
|
16
|
1
|
16
|
|
|
|
2
|
|
|
|
|
|
|
2
|
S304111001
|
心理健康教育
|
8
|
0.5
|
8
|
|
|
2
|
|
|
|
|
|
|
|
2
|
S274111001
|
大学生国防教育
|
8
|
0.5
|
8
|
|
|
2
|
|
|
|
|
|
|
|
2
|
小计
|
634
|
37
|
574
|
18
|
42
|
|
|
|
|
|
|
|
|
|
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模块
|
1.通识选修课程分为四个系列:人文社会科学系列、自然科学技术系列、教师教育系列和健康艺术体育系列;
2.每位学生选修学分不低于3.5学分,本专业学生须选修1学分以上自然科学技术系列;
3.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模块安排在第1-6学期开设。
|
|
说明
|
1.考试方式中,1为考试,2为考查;
2.形势与政策课程总计2学分,开设在第1-8学期;
3.有课程实践环节的课程,其课堂讲授周数按照周学时上满讲授总学时即可,不延长讲授周数。课程实践可与讲授同步安排或交叉延后安排。其他平台的课程也依此为准安排。
|
|
(二)专业教育平台
专业教育平台包括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及个性拓展课程三个模块。
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为必修课程,个性拓展模块为选修课程鼓励学生在明确自我发展方向的前提下,可相对集中选修一个模块,可打通模块选课,也可跨学科选课,学术后备人才学生需修满44.5学分(含跨学科选修6学分),其他类人才每个学生需修满40.5学分(含跨学科选修6学分)。
表4 专业教育平台课程模块
课
程
模
块
|
课
程
代
码
|
课
程
名
称
|
总
学
时
数
|
总
学
分
数
|
总学时分配
|
学期、周学时安排
|
考
核
方
式
|
课
堂
|
课程
|
第一
学年
|
第二
学年
|
第三
学年
|
第四
学年
|
讲授
|
实
验
|
实践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学科基础课程模块
|
S010023001
|
现代汉语(1)
|
28
|
2
|
20
|
|
8
|
2
|
|
|
|
|
|
|
|
1
|
S010023002
|
现代汉语(2)
|
54
|
3
|
54
|
|
|
|
3
|
|
|
|
|
|
|
2
|
S010023003
|
写作(1)
|
28
|
2
|
24
|
|
4
|
2
|
|
|
|
|
|
|
|
1
|
S010023004
|
写作(2)
|
54
|
3
|
48
|
|
6
|
|
3
|
|
|
|
|
|
|
2
|
S010023005
|
语言学概论
|
54
|
3
|
48
|
|
6
|
|
3
|
|
|
|
|
|
|
1
|
S010023006
|
古代汉语(1)
|
54
|
3
|
48
|
|
6
|
|
|
3
|
|
|
|
|
|
2
|
S010023007
|
古代汉语(2)
|
54
|
3
|
48
|
|
6
|
|
|
|
3
|
|
|
|
|
1
|
小计
|
326
|
19
|
290
|
|
36
|
|
|
|
|
|
|
|
|
|
专
业
核
心
课
程
模
块
|
S012224001
|
英语听力(1)
|
32
|
2
|
32
|
|
|
|
|
2
|
|
|
|
|
|
1
|
S012224002
|
英语听力(2)
|
32
|
2
|
32
|
|
|
|
|
|
2
|
|
|
|
|
2
|
S012224003
|
英语口语(1)
|
32
|
2
|
32
|
|
|
|
|
|
2
|
|
|
|
|
1
|
S012224004
|
英语口语(2)
|
32
|
2
|
32
|
|
|
|
|
|
|
2
|
|
|
|
2
|
S012224005
|
英语阅读
|
64
|
4
|
64
|
|
|
|
|
4
|
|
|
|
|
|
1
|
S012224006
|
英语写作
|
32
|
2
|
26
|
|
6
|
|
|
|
|
|
2
|
|
|
1
|
S012224007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72
|
4
|
64
|
|
8
|
|
|
|
4
|
|
|
|
|
1
|
S012224008
|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
36
|
2
|
32
|
|
4
|
|
|
|
2
|
|
|
|
|
1
|
S012224009
|
中国文化通论
|
36
|
2
|
32
|
|
4
|
|
|
|
|
2
|
|
|
|
1
|
S012224010
|
中国古代文学(1)
|
72
|
4
|
64
|
|
8
|
|
|
|
|
4
|
|
|
|
2
|
S012224011
|
中国古代文学(2)
|
72
|
4
|
64
|
|
8
|
|
|
|
|
|
4
|
|
|
1
|
S012224012
|
外国文学
|
72
|
4
|
64
|
|
8
|
|
|
|
|
4
|
|
|
|
1
|
S012224013
|
跨文化交际
|
36
|
2
|
28
|
|
8
|
|
|
|
|
|
2
|
|
|
2
|
小计
|
620
|
36
|
566
|
|
54
|
|
|
|
|
|
|
|
|
|
个性拓展课程模块
|
基础教
育人才课程模块
|
S140025101
|
教育心理学★
|
46
|
3
|
36
|
|
10
|
|
|
2
|
|
|
|
|
|
1
|
S140025102
|
教育学★
|
46
|
3
|
36
|
|
10
|
|
2
|
|
|
|
|
|
|
1
|
S154125101
|
现代教育技术★
|
36
|
2
|
18
|
4
|
14
|
|
|
|
|
2
|
|
|
|
1
|
S140025105
|
教师礼仪练习☆
|
见注
|
|
|
|
|
|
|
|
|
|
|
|
|
2
|
S140025106
|
书写技能实践☆
|
|
|
|
|
|
|
|
|
|
|
|
|
2
|
S140025107
|
说课技能训练☆
|
|
|
|
|
|
|
|
|
|
|
|
|
2
|
S140025108
|
教师基本功实践☆
|
|
|
|
|
|
|
|
|
|
|
|
|
2
|
S140025109
|
教学名师观摩☆
|
|
|
|
|
|
|
|
|
|
|
|
|
2
|
S140025110
|
地方基础教育调查研究☆
|
|
|
|
|
|
|
|
|
|
|
|
|
2
|
S012225101
|
书法
|
28
|
1.5
|
6
|
|
22
|
|
2
|
|
|
|
|
|
|
2
|
S140025117
|
教育哲学
|
18
|
1
|
18
|
|
|
|
2
|
|
|
|
|
|
|
2
|
S140025114
|
中外教育史
|
18
|
1
|
18
|
|
|
|
|
2
|
|
|
|
|
|
2
|
S140025111
|
教师语言艺术
|
28
|
1
|
18
|
|
10
|
|
|
2
|
|
|
|
|
|
2
|
S140025116
|
教师职业道德
|
18
|
1
|
18
|
|
|
|
|
2
|
|
|
|
|
|
2
|
S140025112
|
教师专业发展
|
18
|
1
|
18
|
|
|
|
|
|
2
|
|
|
|
|
2
|
S012225102
|
《论语》研究
|
28
|
2
|
28
|
|
|
|
|
|
2
|
|
|
|
|
2
|
S012225103
|
民间文学概论
|
28
|
2
|
28
|
|
|
|
|
|
2
|
|
|
|
|
2
|
S140025115
|
听评课与面试技巧
|
28
|
1
|
18
|
|
10
|
|
|
|
|
2
|
|
|
|
2
|
S012225104
|
《周易》研究
|
28
|
2
|
28
|
|
|
|
|
|
|
2
|
|
|
|
2
|
S012225105
|
《左传》选读
|
28
|
2
|
28
|
|
|
|
|
|
|
2
|
|
|
|
2
|
S012225106
|
《老子》研究
|
28
|
2
|
28
|
|
|
|
|
|
|
2
|
|
|
|
2
|
S012225107
|
西方文学名著鉴赏
|
28
|
2
|
20
|
|
8
|
|
|
|
|
2
|
|
|
|
2
|
S012225108
|
《说文解字》导读
|
28
|
2
|
22
|
|
6
|
|
|
|
|
2
|
|
|
|
2
|
S012225109
|
当代小说研究
|
28
|
2
|
22
|
|
6
|
|
|
|
|
2
|
|
|
|
2
|
S012225110
|
港台文学
|
28
|
2
|
22
|
|
6
|
|
|
|
|
2
|
|
|
|
2
|
S012225111
|
西方文论
|
28
|
2
|
28
|
|
|
|
|
|
|
2
|
|
|
|
2
|
S012225112
|
二十世纪西方现代派文学研究
|
28
|
2
|
28
|
|
|
|
|
|
|
2
|
|
|
|
2
|
S012225113
|
现代文学思潮
|
28
|
2
|
28
|
|
|
|
|
|
|
2
|
|
|
|
2
|
S012225114
|
逻辑学
|
28
|
2
|
28
|
|
|
|
|
|
|
2
|
|
|
|
2
|
S012225115
|
现代汉语虚词研究
|
28
|
2
|
28
|
|
|
|
|
|
|
2
|
|
|
|
2
|
S012225116
|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
28
|
2
|
24
|
|
4
|
|
|
|
|
2
|
|
|
|
2
|
S012225117
|
语文教材研究
|
28
|
2
|
24
|
|
4
|
|
|
|
|
2
|
|
|
|
2
|
S140025113
|
中小学生心理辅导
|
28
|
1
|
18
|
|
10
|
|
|
|
|
|
2
|
|
|
2
|
S140025103
|
教育研究方法
|
28
|
1
|
18
|
|
10
|
|
|
|
|
|
2
|
|
|
2
|
S140025104
|
班级管理
|
18
|
1
|
18
|
|
|
|
|
|
|
|
2
|
|
|
2
|
S012225118
|
微格教学
|
28
|
2
|
4
|
|
24
|
|
|
|
|
|
2
|
|
|
2
|
S012225119
|
古今诗歌比较研究
|
28
|
2
|
28
|
|
|
|
|
|
|
|
2
|
|
|
2
|
S012225120
|
宋词的发展
|
28
|
2
|
28
|
|
|
|
|
|
|
|
2
|
|
|
2
|
S012225121
|
曹禺研究
|
28
|
2
|
18
|
|
10
|
|
|
|
|
|
2
|
|
|
2
|
S012225122
|
古代女性与文学
|
28
|
2
|
28
|
|
|
|
|
|
|
|
2
|
|
|
2
|
S012225123
|
世界影视艺术导论
|
28
|
2
|
18
|
|
10
|
|
|
|
|
|
2
|
|
|
2
|
S012225124
|
当代电影作品欣赏
|
28
|
2
|
18
|
|
10
|
|
|
|
|
|
2
|
|
|
2
|
S012225125
|
美学概论
|
28
|
2
|
28
|
|
|
|
|
|
|
|
2
|
|
|
2
|
S012225126
|
文艺心理学
|
28
|
2
|
28
|
|
|
|
|
|
|
|
2
|
|
|
2
|
S012225127
|
20世纪中国戏剧研究
|
28
|
2
|
28
|
|
|
|
|
|
|
|
2
|
|
|
2
|
S012225128
|
20世纪散文研究
|
28
|
2
|
28
|
|
|
|
|
|
|
|
2
|
|
|
2
|
S012225129
|
当代文学思潮
|
28
|
2
|
28
|
|
|
|
|
|
|
|
2
|
|
|
2
|
S012225130
|
中学语文经典课文导读
|
28
|
2
|
24
|
|
4
|
|
|
|
|
|
2
|
|
|
2
|
S012225131
|
语文教学艺术
|
28
|
2
|
10
|
|
18
|
|
|
|
|
|
2
|
|
|
2
|
S012225132
|
试讲与说课
|
28
|
2
|
8
|
|
20
|
|
|
|
|
|
2
|
|
|
2
|
小计
|
1226
|
80.5
|
996
|
4
|
226
|
|
|
|
|
|
|
|
|
|
行业企业人才课程模块
|
S012225201
|
翻译实践
|
28
|
2
|
18
|
|
10
|
|
|
|
2
|
|
|
|
|
2
|
S012225202
|
民俗学
|
28
|
2
|
18
|
|
10
|
|
|
|
2
|
|
|
|
|
2
|
S012225203
|
世界文化专题
|
28
|
2
|
24
|
|
4
|
|
|
|
2
|
|
|
|
|
2
|
S012225204
|
中华才艺1(民族歌舞)
|
28
|
2
|
4
|
|
24
|
|
|
|
2
|
|
|
|
|
2
|
S012225205
|
应用写作
|
28
|
2
|
18
|
|
10
|
|
|
|
2
|
|
|
|
|
2
|
S012225206
|
语言认知基础
|
28
|
2
|
28
|
|
|
|
|
|
2
|
|
|
|
|
2
|
S012225207
|
国学导读
|
28
|
2
|
28
|
|
|
|
|
|
2
|
|
|
|
|
2
|
S012225208
|
修辞学概论
|
28
|
2
|
22
|
|
6
|
|
|
|
2
|
|
|
|
|
2
|
S012225209
|
对外汉语教学法★
|
28
|
2
|
18
|
|
10
|
|
|
|
|
2
|
|
|
|
2
|
S012225210
|
汉字与文化
|
28
|
2
|
22
|
|
6
|
|
|
|
|
2
|
|
|
|
2
|
S012225211
|
对外汉语教材与教学资源
|
28
|
2
|
24
|
|
4
|
|
|
|
|
2
|
|
|
|
2
|
S012225212
|
英美文学(双语)
|
28
|
2
|
28
|
|
|
|
|
|
|
2
|
|
|
|
2
|
S012225213
|
比较文学
|
28
|
2
|
28
|
|
|
|
|
|
|
2
|
|
|
|
2
|
S012225214
|
古代文化知识
|
28
|
2
|
28
|
|
|
|
|
|
|
2
|
|
|
|
2
|
S012225215
|
文字学
|
28
|
2
|
24
|
|
4
|
|
|
|
|
2
|
|
|
|
2
|
S012225216
|
中华才艺2(太极拳、中华武术)
|
28
|
2
|
4
|
|
24
|
|
|
|
|
2
|
|
|
|
2
|
S012225217
|
中华才艺3(国画基础)
|
28
|
2
|
4
|
|
24
|
|
|
|
|
|
2
|
|
|
2
|
S012225218
|
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
28
|
2
|
14
|
|
14
|
|
|
|
|
|
2
|
|
|
2
|
S012225219
|
第二语言习得
|
28
|
2
|
28
|
|
|
|
|
|
|
|
2
|
|
|
2
|
S012225220
|
佛教与中国文化
|
28
|
2
|
28
|
|
|
|
|
|
|
|
2
|
|
|
2
|
S012225221
|
东方文学研究
|
28
|
2
|
28
|
|
|
|
|
|
|
|
2
|
|
|
2
|
S012225222
|
口才艺术学
|
28
|
2
|
18
|
|
10
|
|
|
|
|
|
2
|
|
|
2
|
S064125201
|
公务员考录
|
64
|
4
|
36
|
|
28
|
|
|
|
|
|
2
|
|
|
2
|
小计
|
680
|
48
|
492
|
|
188
|
|
|
|
|
|
|
|
|
|
学术后
备人才课程模块
|
S084123301
|
拓展英语
|
72
|
4
|
72
|
|
|
|
|
|
4(见注)
|
|
2
|
S012225301
|
语用学
|
30
|
2
|
30
|
|
|
|
|
|
|
|
|
3
|
|
2
|
S012225302
|
语法学
|
30
|
2
|
30
|
|
|
|
|
|
|
|
|
3
|
|
2
|
S012225303
|
应用语言学
|
30
|
2
|
30
|
|
|
|
|
|
|
|
|
3
|
|
2
|
S012225304
|
对外汉语教学专题
|
30
|
2
|
30
|
|
|
|
|
|
|
|
|
3
|
|
2
|
S012225305
|
语言理论与方法
|
30
|
2
|
30
|
|
|
|
|
|
|
|
|
3
|
|
2
|
S012225306
|
语言学与现代汉语专题
|
30
|
2
|
30
|
|
|
|
|
|
|
|
|
3
|
|
2
|
S012225307
|
汉语史专题
|
30
|
2
|
30
|
|
|
|
|
|
|
|
|
3
|
|
2
|
S012225308
|
学科语文专题
|
30
|
2
|
30
|
|
|
|
|
|
|
|
|
3
|
|
2
|
S012225309
|
20世纪西方文论
|
30
|
2
|
30
|
|
|
|
|
|
|
|
|
3
|
|
2
|
S012225310
|
文学评论写作
|
30
|
2
|
30
|
|
|
|
|
|
|
|
|
3
|
|
2
|
S012225311
|
鲁迅研究
|
30
|
2
|
30
|
|
|
|
|
|
|
|
|
3
|
|
2
|
小计
|
402
|
26
|
402
|
|
|
|
|
|
|
|
|
|
|
|
说明
|
1.基础教育师资课程模块中,带★的课程是本专业必修课程,带☆的课程是本专业教育实习的必修课程,在实习期间完成。其他未标注的为选修课程。
2.行业企业人才课程模块中,带★的课程是本专业必修课程。
3.跨学科选修课程安排在前6个学期,要求学生需选修本专业所属一级学科以外的其他学科的专业必修课,选修6学分。
4.拓展英语(学术后备人才英语、雅思、托福、英文经典赏析)由外国语学院开设,开设在4~7学期,每个学生最多选一次。
|
(三)实践教育平台
实践教育平台包括实验课程模块、课程实践模块、集中实践模块、综合实践模块四个模块,均为必修模块。
集中实践模块和个性拓展模块实行学分总量控制,每个学生两个模块须完成61.5学分。毕业论文与教育实习一体化安排,学生在实习期间完成切合实际的调研报告可获得相应毕业论文的学分。
表5 实践教育平台课程模块
模块
|
编号
|
课程名称
|
周
数
|
学分
|
开课学期
|
考核方式
|
备注
|
课程实验模块
|
S194111001
|
大学计算机基础
|
|
1
|
3
|
2
|
|
S154125101
|
现代教育技术
|
|
0.5
|
5
|
2
|
|
课程实践模块
|
S084111001
|
大学英语(一)
|
|
0.5
|
1
|
2
|
|
S084111002
|
大学英语(二)
|
|
0.5
|
2
|
2
|
|
S084111003
|
大学英语(三)
|
|
0.5
|
3
|
1
|
|
S194111001
|
大学计算机基础
|
|
1
|
3
|
1
|
|
S140025101
|
教育心理学
|
|
0.5
|
3
|
1
|
|
S140025102
|
教育学
|
|
0.5
|
2
|
1
|
|
S154125101
|
现代教育技术
|
|
1
|
5
|
1
|
|
S010023001
|
现代汉语(1)
|
|
0.5
|
1
|
1
|
|
S010023003
|
写作(1)
|
|
0.5
|
1
|
1
|
|
S010023004
|
写作(2)
|
|
0.5
|
2
|
2
|
|
S010023005
|
语言学概论
|
|
0.5
|
2
|
1
|
|
S010023006
|
古代汉语(1)
|
|
0.5
|
3
|
2
|
|
S010023007
|
古代汉语(2)
|
|
0.5
|
4
|
1
|
|
S012224006
|
英语写作
|
|
0.5
|
6
|
1
|
|
S012224007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
0.5
|
4
|
1
|
|
S012224008
|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
|
0.5
|
4
|
1
|
|
S012224009
|
中国文化通论
|
|
0.5
|
5
|
1
|
|
S012224010
|
中国古代文学(1)
|
|
0.5
|
5
|
2
|
|
S012224011
|
中国古代文学(2)
|
|
0.5
|
6
|
1
|
|
S012224012
|
外国文学
|
|
0.5
|
5
|
1
|
|
S012224013
|
跨文化交际
|
|
0.5
|
6
|
2
|
|
S012225209
|
对外汉语教学法
|
|
0.5
|
5
|
|
|
小计
|
|
13.5
|
|
|
|
集中
实践
模块
|
S550011001
|
军训、入学教育
|
2
|
1
|
1
|
2
|
|
S012238001
|
教育实习(一)
|
33
|
6
|
第7-8学期一体化安排。设置15周的校外实习,同时进行毕业论文。
|
1
|
一体化模块
1
|
S012238002
|
毕业论文(一)
|
6
|
1
|
S012238003
|
教育实习(二)
|
14
|
4
|
主要在第8学期完成。设置6周的校外实习,同时进行毕业论文
|
1
|
一体化模块
2
|
S012238004
|
毕业论文(二)
|
4
|
1
|
S204111007
|
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实践
|
|
5.5
|
要求每个学生至少参与两个主题的暑期实践活动。暑期课程实践按照学校评定办法执行。
|
2
|
|
S012238005
|
教育见习
|
(1)
|
1
|
2
|
2
|
|
S012238006
|
专业见习
|
(2)
|
0.5
|
3
|
2
|
|
S012238007
|
学年论文(一)
|
(18)
|
0.5
|
4
|
2
|
|
S012238008
|
学年论文(二)
|
(18)
|
0.5
|
6
|
2
|
|
综合实践模块
|
S012239001
|
按照《6163银河.net163.am本科生综合实践实施方案》执行
|
10
学分
|
说明
|
1.军训、教育见习、专业见习、学年论文在第1-6学期完成;
2.学术后备人才选择毕业论文(二)与教育实习(二),集中实践环节须修满 17 学分;其他人才选择毕业论文(一)与教育实习(一),集中实践环节须修满 21 学分;
3.实验课程模块、课程实践模块的学分学时包含在通识教育平台和专业教育平台之中,在总学分总学时中不重复计算。
|
八、专业核心课程及部分选修课程介绍
课程名称:现代汉语(1)(2)
课程学分:5
课程学时:82
所属模块:基础课程
课程性质:必修课
先修课程:按先后顺序选课。
课程目标:重视理论基础的学习,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分析和使用现代汉语的能力,为学生将来从事语言文字工作、语文教学工作和现代汉语的研究工作打好基础。
课程内容:以马克思主义语言学理论为指导,以国家的语言文字政策为依据,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系统讲授现代汉语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课程名称:写作(1)(2)
课程学分:5
课程学时:82
所属模块:基础课程
课程性质:必修课
先修课程:按先后顺序选课。
课程目标:其目的是让学生应了解写作的特性,熟悉文体的基本特征,掌握写作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法,能写出文风端正、语言流畅、思路清晰、条理分明的文章。
课程内容:主要讲授文章写作的基本理论及新闻、散文、诗歌、短篇小说、评论等常用文体的写作方法。指导写作实践,培养专业素质和学科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使之能熟练运用写作技能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进入更高层次的写作活动奠定基础。
课程名称:语言学概论
课程学分:3
课程学时:54
所属模块:基础课程
课程性质:必修课
先修课程:现代汉语(1)。
课程目标:本课程通过语言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的阐释,为学生学习其它语言类课程提供必要的理论知识,为探讨语言学理论打下基础。
课程内容:本课程以人类语言为研究对象,主要教学内容是介绍语言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语言的结构,语言与社会的关系等。
课程名称:古代汉语(1)(2)
课程学分:6
课程学时:108
所属模块:基础课程
课程性质:必修课
先修课程:现代汉语(1)(2);该课程按先后顺序选课。
课程目标:古代汉语的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阅读古书的能力。通过学习,学生可以批判地继承我国古代优秀的文化遗产,加深对现代汉语的认识和理解,提高现代语文修养。
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学习古代汉语书面语,涉及古代汉语的文字、词汇、音韵(包括诗词格律)、语法等方面的内容。
课程名称:英语听力(1)(2)
课程学分:4
课程学时:64
所属模块:核心课程
课程性质:必修课
先修课程:按先后顺序选课。
课程目标:使学生能熟练运用所学的听力技巧,提高听力理解水平。
课程内容:以main idea(主题)或topic(中心思想)为主,语速较快。其技巧是通过各种形式的听力训练逐步掌握并得到巩固。材料的选择及应用都有其广泛性,其中包括经过仔细筛选的录自VOA和BBC的正常语速的听力材料。因有统考,还配合有大量的测试练习题。
课程名称:英语口语(1)(2)
课程学分:4
课程学时:64
所属模块:核心课程
课程性质:必修课
先修课程:现代汉语(1)(2)、英语听力(1)。按先后顺序选课。
课程目标:培养学生英语语言口头表达和交际的能力,使学生能就日常生活中一般情景进行恰当的交流,能就所听读的材料和熟悉的材料进行对话和连贯发言。
课程内容:地道英语发声法、英语音标及精确发音基础、英语单词精确记忆及特快速牢固记忆。
课程名称:英语阅读
课程学分:4
课程学时:64
所属模块:核心课程
课程性质:必修课
先修课程:现代汉语(1)(2)。
课程目标:使学生通过阅读加深对英语国家的了解,扩大知识面,丰富学生的社会文化知识,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提高理解,分析、推理、判断的能力以及文学欣赏能力。
课程内容:指导学生阅读大量的不同题材、体裁、风格的程度适当的英语读物和原著,深化所学语言知识,增强语感,扩大词汇量,提高阅读速度,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和广泛阅读的兴趣。
课程名称:英语写作
课程学分:2
课程学时:32
所属模块:核心课程
课程性质:必修课
先修课程:现代汉语(1)(2)、英语阅读。
课程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英语写作能力。
课程内容:包括写提纲、文章摘要、日常应用文和一般题材的短文。要求条理清楚,语言正确、得体。
课程名称: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课程学分:2
课程学时:36
所属模块:核心课程
课程性质:必修课
先修课程:无
课程目标: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系统了解并掌握对外汉语教学学科所涉及的诸多基本理论知识和教学法,提高学生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修养,把所学知识应用于语言教学实践,为今后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打下基础。
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介绍和阐述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包括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发展变化、学科特点、学科建设、教材建设、教学规律等内容,体现出科学性、实用性、针对性有机结合的特点。
课程名称:中国现当代文学
课程学分:4
课程学时:72
所属模块:核心课程
课程性质:必修课
先修课程:无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现当代文学史上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鉴赏现代作品的能力,提高学生自身的审美鉴赏能力。
课程内容:本课程讲授1917年初至今的中国文学经典作品及简明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知识。
课程名称:中国古代文学(1)(2)
课程学分:8
课程学时:144
所属模块:核心课程
课程性质:必修课
先修课程:按先后顺序选课。
课程目标:通过对作品个案的讲解,引导学生培养分析、鉴赏古代作品文本的能力,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
课程内容:先秦至元明清经典文学作品欣赏。
课程名称:中国文化通论
课程学分:2
课程学时:36
所属模块:核心课程
课程性质:必修课
先修课程:现代汉语(1)(2)、古代汉语(1)(2)。
课程目标:课程以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和文化精神为主要脉络,通过大量历史事实及文化现象的分析比较,使学生系统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精神和实践意义。
课程内容:中国文化的形成条件、发展脉络以及突出成就,中国文化的诗性特征、人格精神和悲剧意识,中国的哲学思想、宗法制度、传统风俗、科技、宗教的特点及其影响,中国文化的现代化等。
课程名称:外国文学
课程学分:4
课程学时:72
所属模块:核心课程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先修课程:无。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可了解外国文学发展的概况和重要的作家作品,提高分析、鉴赏和评价外国文学作品的能力。
课程内容:主要内容包括从古代到二十世纪的欧美文学和亚非文学的基础知识和发展概况,着重对各个时期重要的作家作品进行分析。
课程名称:跨文化交际
课程学分:2
课程学时:36
所属模块:核心课程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先修课程:无。
课程目标:该课程旨在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对西方文化、其他东方文化的不同层面有所了解,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对外交际能力。
课程内容:该课程就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其他东方文化进行介绍并作对比研究,主要涉及语言、文化和跨文化交际的话题。
课程名称:翻译实践
课程学分:2
课程学时:28
所属模块:个性拓展模块
课程性质:选修课
先修课程:现代汉语(1)(2)、英语阅读、英语写作。
课程目标:运用并掌握翻译的基本技巧。
课程内容:本课程包括英汉翻译和汉英翻译。在学生已有的汉语和英语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文体的翻译实践,训练学生在词义、语序、语法形式、句子结构、篇章结构、习惯表达方式、修辞手段等方面对比汉、英两种不同语言,逐步培养学生英译汉、汉译英的能力。
课程名称:逻辑学
课程学分:2
课程学时:28
所属模块:个性拓展模块
课程性质:选修课
先修课程:无。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逻辑学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从而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其他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通过逻辑思维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课程内容:本课程重点讲授形式逻辑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相关的基础知识。